央广网

文化之旅|姊妹的盛装

2017-04-13 10:17:00来源:央广网

 

 

  文 | 谢喆

  摄影 | 罗宇洲

  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是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台江县一带苗族民众的传统节日“姊妹节”。“姊妹节”最为隆重的民俗活动是苗族青年女子的盛装巡游。

  

  苗族的传统服饰繁缛厚重,小姑娘要在长辈的协助下才能穿戴好。

  衣装和银饰多为世代传承,一年当中也只有在重要节日才能穿,便有了一种仪式感。

  苗族姑娘王奕今年11岁,她的裙装是外婆做的,制作工序极为复杂,一套衣装要花费整整一年的绣工。给外孙女做完裙装,外婆就收手,此生再也不做了。

  堂妹王雅娴的裙装是奶奶做的。

  王奕(右)、王雅娴(左)姐妹俩展示长辈为她们制作的裙装

  明天就是“姊妹节”了。王奕期待着穿上自己那套银衣(带银饰的苗族盛装)和雅娴一起参加盛装巡游。但是妈妈一早要去县城上班,没时间帮王奕穿,让王奕早上去堂妹家由婶婶(王雅娴的妈妈)帮她穿。

  

  雅娴的家是县城边缘的一座苗族传统木屋。

  

  雅娴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随着年龄的增长,奶奶为雅娴做的第一套裙装也穿不下了,转给了小妹王淑琴。

  除了裙装,银饰更是代代传承,不知溶汇了多少代人的体温、沾染了多少先辈的指纹。

  小弟兴奋地举起姐姐的银饰

  苗家姑娘的衣妆,就是这样代代流转,日久弥新。

  

  奶奶做的裙装,千百道褶纹不知历经多少次敲打,也把浓浓的祖孙情埋藏其中。姐姐一天天长大了,过不了多久,它又会穿到妹妹身上。

  幽暗逼仄的木屋里,雅娴珍藏着即将在“姊妹节”穿的苗族盛装。她小心翼翼地用布蒙住衣服,生怕沾染上一点灰尘。

  当木门吱呀呀地打开、罩布被轻轻地揭开,一瞬间,灰暗的屋子被华丽的银装点亮!女孩心中对于衣妆的礼遇近乎虔诚。

  

  简陋的苗家木屋里,珍藏着姊妹的盛装。

  大山深处的台江县城,苗民的生活相对城市更为清贫。因为有了这样一件衣裳,女孩在她们的精神世界里瞬间变得富足。银衣盛装于她们早已超越了一件衣服的意义,那是在幼小的心灵中撒下了一颗美的种子。

  这样的衣服穿在身上很不舒服,但孩子们仍然无比期待盛装巡游。盛装巡游无异于一个狂欢节,每个女孩都要尽可能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苗族盛装是任何今天的时装无可替代的。

  按照当地习俗,苗族盛装都是妈妈亲自给女儿穿上的。想到明天妈妈不在身边,要让婶婶代劳,王奕觉得很委屈,哭了一晚上。

  妈妈不忍看着女儿伤心,想到自己小时候也是由王奕的外婆亲自给自己穿戴好去参加盛装巡游,便不再犹豫,第二天请了假专心陪女儿过“姊妹节”。

  

  妈妈打开箱子,里面是王奕的盛装和银饰。银饰的包裹被层层打开,那些自己曾经穿戴过的美丽的器物光华闪现。看到它们,便想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眼圈微微有些泛红……

  王雅娴的妈妈给女儿盘头、戴耳环

  王奕的妈妈帮女儿上妆

  女儿经自己的手被妆扮得楚楚动人,王奕妈妈的内心也是欢喜,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苗族飞歌。

 


  

    飞歌里唱是春天,眼前安静的王奕如初春的桃花,听得入了神。

  窗外,便是暖风拂过的绿色梯田,是啊,春天来了。

  穿上盛装的王奕开心地对着镜子笑

  精美的苗族服饰,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历史。苗族的创世神话以“苗族古歌”的方式流传到今天。史诗般的吟唱记录了一个寂寥无声的史前时代,苗族的先祖借自然之力创造了天地万物,世间从此有了喧嚣。万物生灵,融合着虔诚的信仰与浪漫的幻想,被刺绣入了衣装、敲打进了银饰。

  

  王奕、王雅娴以及小妹王淑琴终于在木楼里穿上了盛装,漫长的过程充满着亲情和喜悦。当银装穿戴整齐,小姑娘们也变得光彩照人。

  

奶奶给王雅娴做的裙装,如今穿在小妹王淑琴的身上

  时代变迁,今天的人们是否能明白“姊妹节”的原义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那些春光中明艳的脸庞上分明写着:“美丽,如我。”

  (贵州音乐广播协助采制,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文化之旅》。)

编辑: 李江雪
关键词: 苗族;服装;仪式;银饰